寒武纪股东减持,AI芯片的“故事”讲给谁听?

来源:品途发布:08-02 12:18阅读:751原文链接
摘要:AI芯片技术未来会覆盖到更多的行业

据寒武纪7月29日下午公告,公司股东宁波瀚高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宁波瀚高)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寒武纪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11,193,129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80%。

宁波瀚高称减持寒武纪股票是自身资金需求,但无论如何对寒武纪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结合寒武纪近来面临的一些难关,比如持续亏损、投入增加、竞争残酷等等,或许意味着寒武纪可能要进入一段较长时期的“寒冬”。


后疫情时代雪上加霜,AI芯片的故事越发难讲?

今年4月份,据SEMIWIKI 报道称,美国硅谷的AI芯片明星创企Wave Computing完成破产重组,更名MIPS。这家曾被誉为全球最有前途的AI公司之一的明星企业,在去年4月份申请破产保护后,最终以改名的方式黯然收场。

悲观论者曾在Wave Computing申请破产保护后预言:未来独立的AI芯片公司都将走向消亡。这样的言论虽过于悲观,但并非没有道理。

从软件和硬件的关系来看,芯片的生产制造是硬件产业,而AI芯片企业的业务是研发基于芯片的软件。也就是说,软件对硬件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那么寒武纪们也会对硬件企业比如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等硬件厂商产生天然的依赖。

目前全球的疫情仍在持续,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多个产业面临严重的“缺芯”,这种缺是硬件产能的缺口,需要建生产线才能解决。据华尔街日报7月23日报道,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基辛格认为,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可能延续至2023年。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如果芯片硬件的供应尚不能满足需求,软件的性能提升意义就不大。寒武纪作为“AI芯片第一股”,纵然其软件层面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AI技术目前的处境类似于奢侈品,在硬件没有“吃饱”的情况下,硬件厂商们考虑“吃好”或许是不理智的。

从这个角度看,疫情引发的缺芯问题让本身就需要强大信念支撑的AI技术企业雪上加霜,从而可能对寒武纪寻找不差钱的合作方产生不利影响。

前中信证券高级副总裁兼互联网首席分析师张孝荣分析寒武纪的估值逻辑后曾说:"芯片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巨大投资。寒武纪的营收和商业化,不是当前应该关注的重点,重要的是如何帮助芯片创新企业度过寒冬。"

但目前来看,疫情对芯片产能的影响让这个寒冬越来越长,宁波瀚高有些坐不住了。

另一方面,AI芯片技术的需求端都在尝试发展自己的软实力,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寒武纪曾经的大客户华为。

可以说寒武纪的第一次出圈关键在于和华为的合作,甚至可以说抱上华为这个大腿。2017年,华为在MATE10上搭载了自主研发的麒麟970芯片,该芯片首次采用了寒武纪设计团队研发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

随后,华为海思几乎包揽了寒武纪2017-2018年所有营业收入,跟进的投资者可以说踏破门槛,但这并不能让寒武纪扭亏为盈,原因是只有华为一家企业的技术采购还远远不够。其实这个时候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就为后来的被动局面埋下了伏笔。

华为深知技术依赖是无法长久在科技行业头部立足的,因此一边和寒武纪合作一边自研芯片技术。

从2019年开始,华为对寒武纪的采购金额急速缩减,寒武纪开始陷入被动,就算故事再丰满,如何找到优质稳定的大客户事关营收和财报数据,也就成了寒武纪不得不解决的现实问题。


不建构商业闭环,AI技术输出真的没有出路吗?

没有大客户有力的资金“输血”,如何负担“销金窟”般的AI芯片技术投入?如何支撑自己做到长期主义?而这或许也是华为离开后,很多人对寒武纪发展表示担忧的原因所在。

按道理说,寒武纪的技术和产品在近年来国内涌现的AI芯片公司中,是绝对的第一梯队,也是我国AI芯片的标杆,但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是,没有华为之后,接下来或许面临难寻优质客户的问题。

国内最活跃的智能硬件公司中,华为、小米早已在做自己的生态,OPPO去年也开始延伸自己的产品矩阵。如果资金充沛的硬件金主都在做生态,AI芯片技术独角兽就会逐渐失去优质客户,同时又增加了新的竞争对手。

宏观地看,中小B客户想引入AI技术,但是能拿出手的预算少,微薄的利润显然覆盖不了AI技术的高成本;大B客户(华为、小米等)都在积极研发自己的芯片技术,寒武纪们面临的前景有点尴尬。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独立的AI芯片公司都将走向消亡”的预言似乎不是危言耸听。

那么,纯技术公司难道不配拥有核心竞争力吗?

在科技领域里有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如果没有独门且刚需的技术,技术就没有“溢价权”。

拿通信领域的高通来说,其在通信领域的技术已经形成了垄断效应,各国的通信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自然绕不开这样的技术,所以高通能每天赚1.3个亿却不担心没有客户。

高通这样的技术输出型公司不需要做生态,也不需要考虑商业闭环。原因是它的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有充足且稳定的刚性需求。好比地理上的交通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货轮绕不开的海运关口。

从AI芯片技术的分类看,在AI芯片行业的玩家中,第一类企业是ARM、Nvidia、华为海思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综合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雄厚,能够负担研发所需要的高额投入,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是刚需技术,市场规模足够大,高营收能够覆盖高研发投入。

而专业的AI芯片听起来是一个前景还不错的漂亮故事,但落地尤为艰难,根本原因就是AI芯片是一个细分垂直领域,需求还没有被更多的刚需行业打开。

换句话说,AI芯片技术赛道目前还是没有被催化,况且有需求的金主也有实力和耐心自研,漫长的寒冬特别考验投资人的信念。


“to G”模式能躺赢吗?

从产品迭代速度上看,寒武纪并非不够努力。

成立没多久,寒武纪就推出的首款IP产品寒武纪1A,这款处理器后来被集成到华为海思的麒麟970芯片之中,可惜这款IP产品现在已经没有用武之地。

2018年,寒武纪还推出了第一代云端AI芯片思元MLU100,和搭载MLU100的云端智能处理卡。2019年11月,寒武纪发布了边缘AI系列产品思元220芯片。

可与此同时,高额亏损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回报和研发投入不成正比。那么,目前的寒武纪正走向怎样的破局之路呢?

从目前寒武纪的客户性质来看,似乎有点“寻求庇护”的意味,也违背了独立中立的初心。

在招股书中,寒武纪曾表示,其定位是独立、中立的芯片公司。但是珠海横琴和西安沣东两个政府IDC项目,在2019年为寒武纪贡献了约80%的收入,其中横琴项目贡献了60%的收入。不得不引人猜测,寒武纪正在成为一家to G企业。

这两个项目虽然收入丰厚,但背后的关联关系和地方引资招商的战略考量因素,却让商业上的价值大打折扣。

一家独立、中立的芯片公司化身为政府IDC项目承包商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眼看着英伟达、华为海思这些企业越跑越远,难道一点都不慌吗?to G战略到底是“缓兵之计”还是“不思进取”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据天眼查APP检索显示,寒武纪目前的竞品公司不低于100家,AI芯片作为一种高精尖的技术行业,如果未来普及到多个稳定刚需的行业,释放出赛道蕴藏的潜力,必定会产生很强的马太效应,行业集中度也会非常高。

所以AI芯片赛道的竞争依然很激烈,而高新技术是用于赋能现有的生产工具才有价值,是很需要在应用场景中不断迭代的,如果脱离了大的应用场景就很难磨炼出有普遍应用价值的技术,企业的路也会越走越窄。

如果现在寒武纪就不想再努力,长期走to G模式,寻求安逸的生存方式,恐怕未来在AI芯片技术上也会被其它对手超越。

在漫长的寒冬里,总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让AI的故事看起来不那么漂亮,这最考验企业的信心,也考验投资人的信心,但这正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巨无霸所必须直面的考验。

AI芯片技术未来有可能会覆盖到更多的行业,至于需要多久才能打开收获红利的大门,答案还是要交给时间。

文章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或不实报道,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我们】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
暂无留言!